黄康丞●槟城北海中华一校
阿嫲又在厨房忙着。
一股 Hae-ko 的腥味涌进了我的鼻子,于是我就走进厨房看个究竟。
只见阿嫲正在切凤梨,桌上已有切好了的黄瓜、生芒果、沙葛、水翁和番石榴,还有我最爱的鱿鱼和香脆的炸油条。
“阿嫲,你在制作 rojak ?”
“在做 rojak,对。你不要 pedas 的,只要 You Cha Kuih 的,等下阿嫲另外备给你。”
“阿嫲,你最 sayang 我了,thank you。”
阿嫲的华语不流利,我们婆孙俩沟通都会用上超过3种语言:福建话、华语和马来语,有时还加一两句的英语。
说起我们大马华人,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对我们惊人的语言“掺杂”印象深刻。
在嘛嘛档,你会听到顾客说:“Ah Neh,打包 roti canai satu,thank you!” 一句话包含几种语言,在我们马来西亚已见怪不怪了。
我的印度朋友,可以讲一口流利的华语,他们兄弟从小就在华小受教育。我也向他学一两句简单的淡米尔语;跟马来朋友玩时,我们就用马来语、英语沟通。不同肤色的我们,不会因为语言不一样、宗教信仰不同,或沟通阻碍,而不能一起玩,或一起学习。
你说,我们马来西亚的人民,是不是很像我阿嫲做的那盘罗杂,把各式水果和蔬菜、鱿鱼及香脆的炸油条,配上虾膏和甜酱、撒上花生,呈现独特的味蕾享受?
Hae-ko:闽南语音译,虾膏
Pedas:马来语,辛辣
You Cha Kuih::闽南语及马来语音译,炸油条
sayang:马来语,疼爱
thank you:英语,谢谢
嘛嘛:mamak,印度裔穆斯林
Ah Neh:印度人称呼哥哥
打包:闽南语音译,外带
roti canai satu:一片印度甩饼
*注:此文经《星星学堂》编辑室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