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动“E”学习,这几个月小孩子上网,与网络共生、共乐,已经无可避免。
上一期〈二十一世纪学习〉谈到小孩子上网,无可避免遇到各式各类的网络广告,包括内容暧昧、充满不良暗示的广告。
很多父母晓得为孩子接触的网络内容把关,但不良的网络广告则是防不胜防,一来它是随机出现,随时变化,来去无影。此刻孩子看到,但你未必看到。看到了,要去扫除,你会发现斩草“难”除根,春风吹又生。
这个关键,在于网络是一个虚拟开放且无边界的空间,使用者在当中很容易被跟踪,上网活动被计算转为商业盈利用途。
上网,在免费获得资讯及享乐的同时,也要付出被跟踪、个人隐私被出卖的代价。
使用网络,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数码广告,这些广告跟踪你,依你量身打造,预测出你的个人兴趣品味,试探你的抗诱能力,开启你的消费欲望。
其实,网络广告跟踪不是暗地里进行的事,因为它光明正大,就在你/你的孩子上网时就开始了。没有人喜欢被跟踪,那种被人知道了一切的感觉,的确让人感到不舒服。问题是,很多人被跟踪了也不知道,或是不当一回事,为什么呢?
广告是网络公司、网页内容供应者、软件开发者等等赖以生存的银根,它们的存在是必然的。我们上网获取了各类的资讯便利、消遣娱乐、日常需求,这一类方便又免费的功能,很容易让我们放下戒心,而且网络数据的转化和计算是复杂又隐藏的,难怪我们被跟踪了也不知道。
有一天,我发现上Google、YouTube时,不良的网络广告越来越猖獗,便在广告一个不明显的角落打叉处,进行广告控管。这下子,我发现网络的商业跟踪模式进化到人工智慧、大数据计算,已经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我定期清除浏览历史、开了隐私浏览、管理个人广告等,我的个人信息还是被出售给广告商,有系统化的针对我,向我显示广告。身为一个成人,尚且难以阻挡被网络“出卖”,何况是小孩子呢?
管理你看到的广告──广告个人化
网络的商业生存法则——如果你不是付费用户(顾客),你就是网络公司提供给广告商的产品。打开Google的广告设定,你就知道网络使用者如何被分析计算,成了广告的对象。
当你上到“个人化广告运作机制” ,相信你会吓一跳!那里罗列了很多细分的项目,根据符合你的标记,或是你曾提供Google的个人资讯而制定、推测出来。这表示,无论你如何隐藏,你搜寻过什么、去过什么地方打卡、用过什么Apps、使用过什么网站,全被记录,然后成了数据,让机器推测出你是谁,如年龄、个人兴趣、性别。接着,还有细分的个人项目,好像喜欢什么音乐、食物、宠物、爱好、政治倾向、宗教信仰、性向等等。如此以数据收集分析,网络中的你是无所遁形的。
现在,不要看到广告的方法,就是付费!比如加入YouTube Premium会员,使用YouTube、YouTube Music就不受广告干扰。
为了保护个人、保护孩子,建议你还是付费使用服务,并且主动管理广告设定,把网络跟踪减到最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