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赋,99%努力”这句话是我从妈妈那儿听来的。当时,我才四年级。让我来告诉你关于我的故事以及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吧。
一年级年终考的时候,由于是我第一次考试,因此感到十分紧张。当成绩发布的时候,我竟然拿了全级第二名。道德、国文和科学拿了满分。于是,我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
成绩发布后,是分班的时候了。老师开始念出每个学生第二年分派到什么班级。念到我的班级时,我既紧张又兴奋。我为了得到好成绩,在学校早早就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在家里的时候,我除了花些时间看动画片,就一直做作业和读课外读物。几乎一天就能写完一本作业。这时,我听到老师念:“刘芯怡,2A班。”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幻听了。当我愣在座位上时,我听见一阵阵拍手声,我才知道,我并没有幻听。放学时,我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我第一次考试拿到3个科目满分,还进了2A班。
我们学校有A至L的班级。A班是第一班,L班则是最后一班,但是L班不是每一个年级都有。我进了第一班,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我当时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我进了2A班吧?
新学年,我一开始就像之前一样努力做作业,但是有一些同学知道我曾经是全级第二名后,一直夸我。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开始变得不再像之前那样。我开始成天玩,不再学习。妈妈看见过去乖巧和努力的我变了,便开始在我耳边像一只苍蝇那样唠叨我。可是,我没有理会,毕竟那时候的我,已经被掌声和称赞冲昏了头,变得十分高傲。妈妈看见我这个样子,还是努力把我从掌声和称赞中拉出来。可是,还是没用,于是妈妈不再理我。其实妈妈这样做,是因为她认为,只要我摔过一次,就会醒过来。所谓“摔过一次”,就是成绩下降——我受到刺激后,就会像之前那样努力,把自已的成绩给拉回来,不继续沦陷。可是,妈妈错了,在我二年级的年终考试,我的成绩只是下降了一点点,还是保持在90至70分之间,所以也没有刺激到我。那次,我被分派到的班级还是A班。
三年级的时候,我还继续如此。妈妈终于看不过去,逼我做作业,还让我参加比赛。问题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心思去做这些,因为我觉得现在这样就够了。反正不是有老天给我的天赋吗?我的天赋就是我的课业很好,有天赋就够了。我现在想起之前对自已说过的话,都有点想问以前的自已:“请问你是神童吗?”不过,这不是重点,三年级的年终考我考得很失败。我之前所谓的朋友都离我而去,而且那些朋友还在一旁窃窃私语。老师感到十分惊讶,毕竟我以前的成绩是数一数二的好。由于成绩下滑,我也换班了。我进了4D班,这次我终于发现自已的错误:选错了朋友、整天在玩、没有听妈妈的劝告、沉浸在掌声中以及没有努力学习。我回家的时候,妈妈询问我考试的结果,我战战兢兢地告诉了妈妈,因为我知道告诉妈妈后,接下来会是无尽的谩骂。果然,我料想得没错,妈妈听到后,生气地说道:“芯怡,我已经劝告你很多次,可是你觉得有天赋没关系。现在你吃到苦头了。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1%天赋,99%努力,就像你一年级的时候,你想想大多数时间,你在做什么?你在做作业,要不然就是在读课外读物,因此才得到想要的成绩。”这个时候,我觉得妈妈很烦,但我还是听到一句话:“1%天赋,99%努力。”
四年级的时候,我完全放弃了自已,觉得自已没用。虽然和之前一样,但是少了朋友和高傲自大。我依旧在想着妈妈所说的那句话。在课室里,我开始变得像一个隐形人,没人看见我,没人愿意搭理我。每天回家,好像只有一个规律──洗澡、吃饭、做作业、睡午觉、玩游戏和帮忙做家务。妈妈看见我又变了个样,苦口婆心地劝我,那次我终于被开导了。
但是,我还是问了妈妈“1%天赋,99%努力”的意思。妈妈看我那么坚持,于是向我解释:“老天爷虽然给了你天赋,但是不是给你100%。他只给了你一点点,剩下的,你还要自已去磨练和练习。当然,不是练好了就可以不练了。打个比方,就像手机一样。手机需要充电,你玩了一个早上的手机,你就会发现手机没电了,你需要拿去充电。‘手机’代表的是你的天赋,所谓的‘充电’就是你练习和磨练这个天赋;‘玩了一个早上’代表的是你去休息,并没有去练习这个天赋。这样你听懂了吗?”我听完后,下定决心要重回A班。
于是,我展开了像一年级时所做的,开始没日没夜地读书。那次年终考,我充满了信心。老师公布成绩和班级后,我激动得不得了,心情简直像回到了一年级刚拿到成绩的时候。“我回到了A班!”我心里不停地呐喊。我回去后,立即向妈妈说了这个喜讯,妈妈听了后,为我感到骄傲。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在这里,我希望读者们不要像之前的我,因一点小小的成就,就变得高傲自大。做人要谦虚,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郭史光宏点评:
从金榜题名到名落孙山,再重新振作,芯怡将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和心路历程化作文字,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文章条理分明、文句流畅,读起来非常舒服。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我没有意见,只有欣赏。
接着,我想谈谈对文章内容的3点想法,与芯怡分享,也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跟自己比,不跟别人比。
我们习惯将成功的标准放在“比较”之上,考试分数要比别人高、比赛排名要比别人前、手机款式要比别人新、照片赞数要比别人多……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成功的、是有价值的。按此思路,在持续不断的比较和竞争中,再厉害再幸运的人也会有被比下去的一天。到了那个时刻,难道就说明我们是失败者吗?肯定不是的。
不断的攀比,实际上就是一直向外求,长期活在他人的眼光下,这是不太健康的。与其向外求,不如向内求,关注自身的学习与成长,跟自己比,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让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棒。只要有进步,哪怕一丝一毫,也能带来喜悦。别忘了,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学习生涯值得追求的事物很多,不只眼前的成绩。
也许是人生经验和生活空间的不足,很多小学生都把学业成绩看作生命的全部,单以成绩论成败。这有点像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要么安安定定,要么全军覆没,风险特别大。没错,学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不是最终的成绩。你对学习有热情吗?你享受学习的过程吗?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吗?长远来看,这些都比成绩重要千百倍,能让我们走得更稳更远。
此外,我们到学校接受教育,其范围也比学业成绩要广阔得多。学业之外,你是否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探索本身各方面的兴趣?你是否认真投入班级之中,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学习待人接物?你是否多方面尝试各种不同的事物,挖掘自己更多更大的潜能?求学生涯实际上是个珍贵的探索过程,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如果仅仅将眼光放在学业成绩上,那真的太可惜了。
第三、真正的朋友是交心,不是交易。
芯怡在文章里提到:当名列前茅的时候,身边围绕无数朋友;当名落孙山的时候,这些朋友都离她而去。对我来说,这样的人不配称之为“朋友”,这里头没有真挚友情,只有虚情假意。真正的友情,是心与心之间的坦诚相见,不管有钱没钱,无论顺境逆境,依然互相扶持,肝胆相照。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我们成绩的好坏或地位的高低而亲近或离去。如果能从这样的经历中对“友情”有更深的认识和反思,那也值了。
啰哩八嗦谈了一堆,希望芯怡和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