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晃着晃着,晃到哪里去了?我不记得,也不知道。它晃过了一张脸,晃过了一个黑白两岸的世界。这世上也许真的只有黑白,公私、好坏也都不分了。这秋千像个摇篮,摇啊摇,老人坐在上面,优雅又安详。
模糊的脸孔,好熟悉。我却忘记了他是谁,他好像也不记得我。擦肩而过的瞬间,似乎过了一片混乱的记忆。记忆真的好乱、好乱,乱得让人无计可施,让人甩不脱。
世界上是不是只有循环两个字。一年、一年代、一世纪、白昼与黑夜,这些都在不停地循环,就像蜜蜂,不停地嗡嗡叫,我们逃也逃不过,跑又为何?我不清楚。这世界之谜太大太大,比心房大得多了。
秋千怎么生锈了。记忆也会生锈吗?好像真的会……它像个锁一样,锁着我的记忆柜,打不开,让人没有法子应对,差点疯掉、差点昏去、差点死亡。
秋千晃啊晃,晃得那人睡着了。棕色的眼睛永远也打不开。他太舒服吗?还能在秋千上睡?他真的很累吗?那他为什么还来呢?记忆、循环,还是生死?这些秋千都晃出来了。
秋千上坐着一个闭上眼睛,永远也不起来的老人。噢不,在我眼里,他是个小孩。最后,全部亲人在那里哭了……哭是为何,不是又循环了吗?最后……我黑汪汪的眼睛里,只剩下了一个生锈的秋千……
陈恕英点评:
文欣笔下埋藏了生与死、离别与惆怅。文章里并没有提到擦肩而过的“那人”,以及老人是谁,也许不说正符合了整篇文章的统一风格,确有其不说的缘由。文内的字里行间充满着隐晦字词,闭塞及无奈得让人跟着沉入深深的、黑暗的海底。但别担心,读后观感并非抗拒,而是欣喜。
突然明了一些事情不可逆,却也是铁律时,唯有将难以消化的思绪埋藏在文字当中。在小小的躯体里存储的知识储备,无法符合以及理解世间的框框条条为何存在的同时,加上老病亡同时上演,让一颗心默默卷缩,唯在纸上绽放,才得以释放一些些的无可奈何。
我只想说,五年级学生笔下能诞出如此的作品,怎一个“好”字了得,这可是文学里隐喻的表现——文字超出儿童文学的范畴,迈入爱说愁的少年阶段。少年爱说愁,在我这儿绝非贬义词,这个年龄层脑袋中或多或少萌生各种想法:对于不对的讨伐;黑与白的界限;立场站队,分裂下的尴尬,再附加各种人生问题,这些琐事,需要人在知与智之间来回拉扯;经历这阶段的搅拌与知识的叠加,从而迸发出文字的张力,是需要被理解也需要被看到。
害怕忘记于是无奈地相忘;你担心,于是在梦里浮现的是那人、那事:秋千是时间,摇呀摇,摇走了岁月,也摇走了珍贵的人。文欣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但这不尽然需要在文章中和盘托出,意有所指,有时,无需点明却能直达内心,非常可贵。作者写的是情怀,读者读的自然也是情怀,对人或对事能否意会,倒是无妨呀~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一书,不同时期阅读,有着不一样的体会。那正是因为一些事,无此经历、体会不了个中的百般滋味,读后难有深刻共鸣,需时间巨轮碾过,亲身感受之下才得以有深刻体悟、才得以对书中所描绘的有所理解。尤其意会这件事,唯有多历练。读者心思细腻、明锐有之,一部难啃的书,游刃有余;不明所以然,慢慢体会,自是不急的。一些领会确实得靠时间方可促成。
无论如何,纵然此刻你的天空布满不明朗的雾霾,那都是为未来绽放的花儿做了最好的铺垫,加油吧,女孩!
不管是对社会的醒觉,对复杂人性的见解与期盼,愿文欣以及所有读者一切安好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