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祖先是华人重要的传统文化,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描述出了生活在乡下的祖母如何秉持着这份传统文化。作者很细腻地把每个祖母的动作和细节都写了出来。内容中带出来了祖母如何用铜钱打胜杯,而这个传统已经在城市生活的我们渐渐地遗忘了。
同时作者也有意把他不会方言的事实反映在我们这些小孩面对传承的困境,这样地发展下去,我们就会慢慢地忘记传统文化,这也当然包括了我们的方言。
这些是文章中作者要带出来的讯息,除了这些,作者也描述了乡下大家庭的画面,一家人住在一起,大日子时,全部人都回老家团聚,而这种家庭聚会是最温馨和热闹的,都是我们这些小孩期待的,因为我们可以见到很多亲人,当然包括家里的祖母和祖父了。
最后作者的母亲开口向祖母要求学习煮酱油鸡也暗示了父母开始要学习祖先的东西,愿意为传承担起责任。
感想:
华人传统文化真的很重要也很珍贵,虽然现在的我们也许认为没了这些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这些文化当它失去了就追不回来了。
这些文化就是我们的根,我们华人最注重的“孝”,就可以从这些文化中看到。我们华人的家庭观也在华人文化中看到一二,如果失去了这些文化,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灵魂,慢慢地失去华人的根,失去了我们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把文化传承下去,就因为有了文化,我们永远都不会失去我们的根。
祖先,保佑我啊……
小时候每次看到公公婆婆要拜拜前都准备了很多祭品,有鲜花、水果、糕点还有印了很多图腾的纸钱来拜祭祖先,我虽然在一旁跟着拿香拜拜,但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拜,只是跟着一起拜拜而已。每次,妈妈喊我过来拜拜时,我就双手合十摇摆几下,然后我和祖先说:“祖先啊,保佑我考试一百分……还有给我爸爸中一百万啊!还有变多多巧克力给 我……”我以为这就是祭拜了祖先。
后来发现拜祭祖先并不简单,爸爸说这些传统礼俗正逐渐消逝,当我们这些“小朋友”想念逝去的亲人时,就会去“探望”他们,可是总在拜祭时显得不知所措,不知该从何开始。在拜祭祖先时,手持清香水果已经不再是公公婆婆才会做的事了,现在我的爸爸妈妈也开始会带上祖先爱吃的去孝敬祖先。
虽然我认为只要有诚心,一炷清香就可以表达心意。但是爸爸说如果想要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或尽孝,爸爸妈妈都会去纸扎店铺带点“伴手礼”去拜祭祖先。我爸爸妈妈拜祭祖先时,有带这些祭品前往拜祭,主要的祭品有牲礼、水果、菜碗、糕饼。我不懂什么是三牲,据妈妈说三牲是牲礼的一种。传统上,只要逢年过节都会利用三牲来当作是拜祭祖先的祭品。一般最常用的三牲:猪肉、全鸡、全鸭,也可以用鱼或干鱿鱼代替,如果依照顺序放的话,通常中间会放猪肉、左边放鸡肉、右边放鱼肉;摆放方法则有鸡头要朝前,而鱼则是鱼尾朝前。
妈妈说水果,不管四种还是五种都可以,而水果的数量要以单数为准,因为单数是阳数;双数是阴数,但如果是那种大体积的水果,放一颗就可以了。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拜拜的时候千万不要准备多种子的水果,除非是祖先生前爱吃的。因为有一个说法是多种子代表不洁,有对祖先不敬的意思。再来,菜碗通常准备六道或十二道菜,不限荤素,也可以依照祖先生前喜爱的口味来准备食材,那样会更显诚意。如果没有时间准备那么多食材的话,也可以到附近食档购买几样菜来拜拜,能传达心意就好。传统糕点呢有分很多种,而每个节日要准备的传统糕点也不一样。大致上拜祭祖先时,妈妈都准备发糕,寓意步步高升。
妈妈说随着时代的改变,现在拜祭祖先时,许多家庭也会额外准备亲人生前喜爱的食物,像是椰浆饭、豆浆油条、肉骨茶、麦当劳、肯德基、奶茶、菠萝包、蛋糕等,让祖先吃上丰盛的一餐,也有子孙丰衣足食的寓意。
而爸爸说,民间对于祭拜有些习俗说法,其实就是希望人要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子子孙孙都要记着有前人的辛苦耕耘,才有现在的大树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