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砂拉越,印度人是一个极少数民族,比一些少数原住民还要少。100个砂拉越人当中,只有3个是印度人。根据人口统计,整个砂拉越的印度人还不到8000人。
正如《深山里的印度庙》里小乐爸爸所说的,砂拉越的印度人非常少。不过有趣的是,在印度人那么少的古晋老城区,却有一条很出名的街叫“印度街”。
从河滨公园沿着马吉街(Jalan Market)往上走,就可以抵达一条长长的步道、两旁都是商店的印度街。然而,这条街上看不到几个印度人,也没有像西马那种随处可见的印度嘛嘛档,有的是华人开的杂货店、五金店、服装店,马来人的各种小吃档口,以及少数印度穆斯林开的纺织品店。
从印度街的小窄巷穿梭到甘蜜街(Jalan Gambier),一阵阵刺鼻的香料味道迎面而来,还有吵杂的喧哗声。只见一桶桶香料摆满了五脚基,老旧的小铺子卖的都是印度香料和土产,咖哩、肉桂、胡椒、八角、柠檬叶、印度楝、辣椒、姜、姜黄、芫荽、丁香、肉豆蔻、大小茴香,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香料。
记忆中的少女时光,经过这些香料铺都会被热情的印度小哥搭讪,我每次都会躲在妈妈的裙子后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香料街上的印度青年越来越少见,老人家也逐一离开,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刺鼻的香料味,只是卖的人好些已经不再是印度人。
与早期在马当山上种咖啡树的印度人不一样,老街的印度人是1830年代或更早抵达砂拉越的印度穆斯林,他们带着家乡的香料与布料来到这里经商,而马当山的印度人是劳工,他们主要是印度教徒和基督徒。
在印度街与甘蜜街之间那个小窄巷子里,有一座四方形的“丹比清真寺”,是由印度穆斯林社群所盖建的,目前已有189年的历史,是砂拉越最古老的清真寺。这个清真寺不只是当地印度穆斯林的祈祷朝拜之地,更提供了露宿者或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个避风港。
由于老清真寺夹杂在商店之间,无法扩展改建,砂拉越政府在河滨公园建了另一座可容纳1000人的水上清真寺,以取代甘蜜街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丹比清真寺。
与新的清真寺相较起来,丹比清真寺或许逊色多了,可是它的历史价值却是无法比较的。如同马当山上重新修缮的兴都古庙,它们都承载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印度人在砂拉越的历史轨迹。
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者。
小朋友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老街上的印度人全都搬迁了,我们找不到一个印度人来问的时候,如果这些老建筑没有保存下来,我们如何知道印度人曾经在这一条街生活过呢?我们又如何向别人解释,没有印度人的老街,为什么叫“印度街”呢?
或许你也可以找一天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探索一下印度古庙或老建筑,看看是否能够从中了解印度人早期的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