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都望山的造型真的很奇特,有时像个沉睡的公主,换个角度看又像3只手指。”
戴叔叔拿起手机不停拍照,口里发出了赞叹。几天相处下来,小乐很佩服戴叔叔的观察和想象力,他发现戴叔叔总是很认真观察事物的细节。
小乐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曾经分享山都望(Gunung Santubong)的故事,于是脱口而出:“戴叔叔,你这下猜对了,山都望山真的是公主变成的!”
戴叔叔睁大眼睛,表现得兴致勃勃,鼓励小乐继续说。小乐就在车里说起了山都望公主(Puteri Santubong)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山都望和实京让(Sejinjang)都是住在天堂的公主,山都望公主擅长于纺织,实京让公主则擅长捣米。
在人间,黄沙滩村和白沙滩村的村民经常发生冲突,天神决定派两位公主去平息双方的斗争。
山都望公主去了黄沙滩村指导村民纺织,而实京让公主去了白沙滩村带领大家种稻。当大家都有事忙,有钱可赚,双方也就不再斗争。
不久后,山都望公主和实京让公主同时爱上瑟拉比(Serapi)王子,两位公主都想独占王子,互不相让。两位公主内心燃起妒火,终于大打出手,实京让用木桩击向山都望的脸颊,山都望则以纺锤将实京让打成碎片。
天神得知后非常生气,于是将山都望变成山,而实京让的碎片则变成数个岛屿。至于瑟拉比王子,也变成了瑟拉比山,从此3座山只能遥遥相望,永远无法在一起。
故事说完,戴叔叔鼓掌叫好,小乐妈妈也拍拍小乐的肩膀,表示小乐把故事说得好。此时,开着车的小乐爸爸接口说:“山都望其实也是个考古区,1940年代砂拉越博物院展开的考古活动中,有这里出土的很多唐宋时期的陶瓷器,以及熔铁时留下的铁渣,还有不少古墓,所以历史学家估计在唐宋时期,也就是距离现在一千年前,这里曾经是繁华的港口,华人在这里经商,和原住民进行买卖活动。”
戴叔叔又是一声赞叹:“想不到这个地方历史那么悠久,还有那么美丽的神话故事。”
这时小乐又想起了什么:“戴叔叔,几百年前还曾经有一位来自汶莱的苏丹登雅,在这里建立了砂拉越唯一的苏丹王国呢!”
小乐妈妈这时也开口了:“你们说的都是古代的事,现在这里已是旅游胜地,附近还有马来渔村,游客不但在这里度假,欣赏海景,也可以吃海鲜。”
说话间,大伙儿已经抵达此行的目的地——砂拉越文化村。
小乐爸爸买了入门票,大家和来自各国的游客并肩进入文化村。文化村依偎在绿意融融的山都望山脚下,环境非常清幽,村子中间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湖泊,倒映着青山和流云,偶尔三几只白鹭鸶贴着水面飞行,飞出了一首优美的诗。
小乐爸爸跟戴叔叔介绍,说砂拉越文化村占地17英亩,于1989年开幕,以“半日游遍砂拉越”为设计概念,向各地游客展示各大族群的传统建筑物。同时,文化村也是“活的博物馆”,有“村民”定居在里面,为游客呈献各种手工艺制作。
小乐也是第一次参观砂拉越文化村,非常细心地留意周边的景物。除了入口处有一座中式的塔楼,他发现还有很多的建筑物围绕湖泊而建,包括好几座造型不太一样的长屋。
此时,戴叔叔开口提问小乐爸爸:“砂拉越究竟有多少民族啊?”
小乐爸爸点点头:“这个问题很简单,可是并不容易回答。一般上,官方的说法是有26或27个民族,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砂拉越可能有超过40个族群。那是因为从语系、文化习俗、聚居地点等各方面因素来看,有些族群看起来类似,但实际上是有所不同。”
小乐妈妈儿时居住的地方毗邻毕达友族的甘榜,她也接着说:“以毕达友族为例好了,虽然归类在达雅族,但是他们和伊班族的文化不太相同;就说毕达友族本身的文化就好,在古晋也至少可以区分为6支,他们之间有些部落是语言不通的。”
听着爸爸妈妈的解释,小乐不由得佩服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这真是不简单的任务。
小乐爸爸对戴叔叔说:“砂拉越文化村还是笼统地为我们呈现几个主要民族的文化,这里有7座民族建筑,包括我们华人的村屋、马来人的甘榜屋、伊班人、毕达友人和乌鲁人的长屋、马兰诺人的高屋,还有游牧民族本南人的寮舍,我们就走走看看吧。”
其实不只原住民的房子,即便华人的村屋,对小乐这种城里长大的小孩子来说,也是充满好奇的。比如放在客厅一旁的巨大石磨,就引起了小乐的兴趣。负责掌管村屋的阿姨耐心教导小乐怎么利用石磨来磨米,戴叔叔也趁机尝试了一下,石磨发出了打雷一般的声音。
让小乐感到好奇的,还有马兰诺族的高屋,那屋子该有3、4层楼高吧。小乐很快就联想到参观安娜莱斯毕达友长屋的经验,他胸有成足地对戴叔叔说:“这么高的建筑,肯定是为了防范敌人和防止水灾。”
戴叔叔也被他逗得笑了起来,敲敲他的头:“这个我也知道了。”
参观乌鲁人的长屋时,戴叔叔指着角落摆着的一排乐器,兴奋地大叫:“我知道,这是沙贝琴!”
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男人听到了戴叔叔的声音,微笑着对他说:“是的,这是沙贝琴,是我们乌鲁人的传统乐器。”说完后,这位乌鲁族叔叔又低下头,专注地工作。原来他是一位制琴工匠,这时正在雕刻沙贝琴上的图案,雕工非常精细。
小乐爸爸跟戴叔叔说:“砂拉越文化村就是雨林世界音乐节的活动场地,每年来自全球几万人涌到这里参加音乐节,观赏来自世界各个部落,音乐家的表演,你应该找个机会来参加,这是个超棒的活动。”
正当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位文化村的工作人员提醒:民族文化表演要开始了。小乐爸爸赶紧带着大家走到餐厅旁边的剧场,准备观赏为时45分钟的演出。
这场集合砂拉越各大民族舞蹈的表演,是由文化村的舞者呈献的,可以看见盛装的伊班战士表演犀鸟战舞,还有大家熟悉的部落竹竿舞,舞者偶尔加入调皮诙谐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他们还会带领观众集体体验伊班族的“呜——哈”呼号。节目最后的高潮,是邀约观众上台体验吹筒,最后再一起跳舞作为完结,整场节目紧凑热闹。
离开文化村的时候,天下着毛毛细雨,大家都感到尽兴。小乐爸爸说:“我们到附近的文丹渔村吃海鲜去。”
小乐回头看一眼雨中的山都望山,有如蒙上薄纱的公主,更添神秘。小乐心想:“这片土地太有趣了,我应该尝试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