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啸、火灾、战争……其实灾难一直离我们不远,或许说每每在我们不留意时,灾难已默默降临。一般上,遭遇灾难后的地区,大部分都会被夷为平地、形同废墟。被灾难摧毁的城市更是惨不忍睹,经长年累月砌叠而成的繁华都市瞬间就被瓦解,想必不仅给居民带来很大的打击,要让城市重建,也需耗费一番功夫。
位于维斯瓦河两岸的华沙(Warsaw)不但是波兰的首都及最大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集聚繁华现代都市及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华沙以绿化为主要特点,不遗余力地维护森林、绿地,使市区和郊区绿草如茵,和谐地融为一体。这座看似清新雅致的城市,其实曾遭遇严重毁坏,几乎85%的建筑物被毁。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是中欧各国贸易经商的主要通道。由于其地理位置,波兰屡次沦为战争之地。1939年9月,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波兰,使华沙被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在此拉开序幕。1944年二战末期,波兰地下军在华沙发起了反抗纳粹(注1),占领者起义(注2),试图从纳粹手上夺回华沙的控制权。这场华沙起义已坚持了63天,最终以失败告结。起义失败后,气急败坏的希特勒(注3)为了报复华沙市民发动的起义,于是便下令要把华沙从地球上抹掉。在无情的炮轰和爆破下,华沙这座美丽古城遭到严重损坏,昔日的宫殿、教堂、城堡等拥有历史价值的古典建筑物顷刻化为断壁残垣,只剩下一片焦土与瓦砾。
1945年,二战终于结束,华沙也得到了解放。面临“重建古城”抑或“另建新城”的抉择,波兰居民选择了前者。于是,波兰政府成立了华沙重建办公室,在各区设立征集点,向人民征收古城图片及资料。许多劫后余生的人竭尽所能四处寻觅战争前留下的老照片、风景画册及明信片。老人家则以口述的方式将回忆中的建筑物风貌表达出来,由工程师和大学生记录成图纸。这股强烈的意念几乎使所有华沙市民都行动起来。据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单单是记录用的图纸就已重达几百吨。战争时期流亡在外的波兰人得知重建古城的消息后也纷纷返回波兰,为重建华沙出资、出力。此时,波兰掀起一股激昂的爱国热潮,使华沙古城得以重建,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华沙速度”。
华沙的重建工程从战后一直持续到60年代中期才完成,前前后后耗费了将近20年。城市的建筑物都依照14至18世纪的外貌重建。1980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将华沙古城以“华沙历史中心”的名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一个经过重建后仍被列名在内的特例。华沙的重生不仅是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更体现出波兰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自2019年底,冠状病毒(COVID-19)就以疾如风、侵掠如火之势在全球不断蔓延,其扩散速度极快,短短数月,即有超过上万宗死亡病例。疫情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除了夺走人类宝贵的性命,同时也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精神层面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但愿我们能学习当年的波兰人,以坚韧的意志力,不轻易放弃、不屈不饶的精神将被毁的生活秩序重建,恢复至原有的模样。
(注1):“纳粹”是指德国工人党,其完整名称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音译自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Nazi。
(注2):“起义”是革命人民为了反抗反动统治而发动的武装暴动。
(注3):希特勒(Adolf Hitler)是纳粹德国领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问一问,想一想:
1. 除了波兰的华沙,一些城市如:葡萄牙的里斯本、马提尼克的圣皮埃尔、美国的芝加哥、日本的广岛皆因灾难而被毁。试查出这些城市是如何被毁的。
2. 若你是文章里其中一名波兰居民,你会选择“重建古城”还是“另建新城”?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