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总会听到一些省吃俭用的故事,但有一位极端的节俭大师,却让所有人都望尘莫及。他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省先生。他的节俭简直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成为了众人谈论的焦点。
省先生的外表十分朴素:一件多次补丁的旧衣服、一头乱蓬蓬的头发、营养不良而黄瘦的脸和一口烂牙,使他看上去就像一个流浪汉。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钱是省出来的,什么都可以省着用。”这话在他家里被用得淋漓尽致。
为了节省,省先生有许多“妙招”。比如,他把自己的一条长裤剪成短裤给儿子穿,等需要长裤时,再用别针把剪下的布片别上去,就又成了长裤。外出用餐时,若有剩菜剩饭,必定要打包回家。在家吃饭,每个人只能吃三口,吃不饱就喝水撑饱。打开冰箱时不得超过五秒,所以他要求全家人必须先想好要拿什么再打开。
省先生的节省甚至延伸到了上厕所。某天,他的儿子看到省先生蹲在厕所里摆弄马桶按钮。省先生解释道:“小便时,只按一半的按钮,这样既能节省水,又能减少马桶里的水流出,避免浪费。”至于排便,他的方法更为独特:他会用水盆接水冲马桶,这样便可以一水多用。
炎炎夏日,儿子忍受不了高温,请求开空调。省先生却严肃地说:“夏天要忍耐,只有到了36度并且全家团聚的时候才能开空调。”外出旅行时,他也不例外,只允许家人带上泡面和少量白饭,这样可以省下更多的费用。
有一天省先生突然生病了。家里的王叔叔是一位医生,看到省先生的病情,提出要用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治疗。然而,省先生坚持道:“我不想浪费钱,就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理吧!”无奈之下,王叔叔只能尝试简单的治疗方法。最终,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省先生不幸去世。
省先生临终前流着泪说道:“要是早知道,我就不会这么极端地省钱了……”省先生的去世让家人悲痛不已,也让大家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金钱固然重要,但健康和幸福才是人生的真正财富。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适当的节省固然是好习惯,但过于极端地节省,反而会得不偿失。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味地积攒金钱,而是在于健康与生活的质量。
郭史光宏老师点评
读宇宽这篇文章,想到了中国胡适先生的名篇《差不多先生传》,都是虚构故事,背后也都有涵义。差不多先生是凡事都不认真不在乎,省先生则是每时每刻都在省省省。
即便有模仿的影子,宇宽的《省先生》还是抓住了塑造人物的方法,表现得相当出色。介绍人物,无论是多次补丁的旧衣服还是常挂嘴边的口头禅,都紧扣“省”的特点,惟妙惟肖。
描述事件,从裁剪裤子、外出用餐到打开冰箱的守则,从上厕所的做法、开空调的条件到最后生病时的一毛不拔,每件事都在突显“省”的特点,完全运筹帷幄,没有一丝随意。
这些内容都经过悉心挑选和精心设计,背后是宇宽在写作上的苦心经营。他借鉴了《差不多先生传》的布局和脉络,并妥善地迁移到《省先生》。这样的迁移不只说明了宇宽对《差不多先生》的深度理解,还透出了宇宽活学活用的能力。
从读到写,读写结合,真叫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