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老师跟我们分享绘本《勇气》。 “勇气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普普通通。总之,不管哪一种,勇气就是勇气。”老师一字一字地念。过后,老师要我们写下自己的故事。
“勇气,是让别人最好离我弟弟远一点”。
有一次,弟弟放学回到家后,告诉我有人抢走他的自动铅笔。我告诉弟弟,明天我去把那个人找出来。隔天,我在下课时,真的就去找那个人。他吓得不敢说话,立刻把笔还给了我,便匆忙离开。我也警告他如果再次不经过允许而拿我弟弟的东西,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勇气,是和别人吵架后你先去讲和”。
放学后,我回到安亲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和一个好朋友发生矛盾,并且吵了起来。我感到非常内疚,两天后,我上前跟他讲和。
“勇气,是再来一次”。
有一次,我的华文作文簿子不见了,我非常害怕被老师骂。我马上去办公室向老师坦白,并且答应老师,如果簿子真不见了,我会买一本新簿子。过后,我回到家便一直寻找。最后,我找到了簿子。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有勇气的人。
刘雅琳老师点评:
谢泓标同学用朴实真诚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三种不同的勇气。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勇气最真实的模样。
第一个故事展现了“保护的勇气”。当弟弟的笔被抢走时,作者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解决问题。这种为家人挺身而出的勇气,展现了一个哥哥的责任感。虽然事情不大,但这份守护家人的心意却很珍贵。
第二个故事体现了“和解的勇气”。和朋友吵架后,作者没有固执己见,而是主动放下身段去道歉。这种敢于承认错误、主动修复关系的勇气,连很多大人都未必能做到。如果能把道歉时的对话或心情描写得更具体些,会让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第三个故事讲述了“改正的勇气”。面对丢失作业本可能带来的责罚,作者选择诚实面对,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并承诺补救。这种知错能改、勇于承担的品格,正是成长中最宝贵的勇气。
三个小标题也是全文的巧妙之处,清晰地点出每种勇气的特点。这种结构让文章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这篇文章最棒的地方,是泓标能用自己经历过的小事,把“勇气”这个抽象词变得具体可见。看完了泓标的生活,我们发现,原来勇气就在生活中。而且真正的勇气不在于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在于面对生活时的那份真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