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撕破我的书!啊,我的笔!不要不要!”我曾经看过这么一本小说。这本小说讲述一位小女孩因为性格孤僻,常常被欺负。本来那些霸凌者只是用言语攻击,但因为小女孩的柔弱、不反抗,使他们越来越放肆,从言语攻击到人身攻击。
最后,那小女孩在霸凌者们不断殴打下死亡。案发现场,小女孩已停止呼吸,回天乏术。那位小女孩身上满是淤青,额头流血不止,死状惨不忍睹。
校园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栋梁,但近年来校园霸凌频频发生,每个事件都触目惊心。曾经欢乐的校园变成可怕的霸凌所在,可想而知校园霸凌的伤害力多大。那些霸凌同学的学生,若是任由他们放肆与欺负别人,长大后他们可能会变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校园霸凌很大可能是来自于家庭暴力。在家里,有些不良父母天天吵架和打架,有的还天天说脏话。这种行为间接误导孩子,让孩子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的。孩子把家里学来的不良行为带去学校,让魔爪从原生家庭带入学校这个小型社会。若不把这个行为斩草除根,将会影响社会,影响人的一生。
还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告诉我一个故事:一位六年级的同学与同学产生了矛盾,就想将那位同学推下楼,幸好老师及时赶到,才没有让悲剧发生。原来,那位六年级的学生是一名巡察员,他仗着自己的身分为难那位同学,要他做值日生。最后,那名六年级的学生也受到了应有的教训,被开除了。听到那个故事后,我才发现,原来校园霸凌那么可怕。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回头已是百年身。”
故事里的那位受害者一旦被推下楼,那位巡察员要付出的代价可不止是被开除那么简单,也许需要接受审判、送去感化院。此外,他还会被他人讨厌。
杜绝校园霸凌,人人有责!我们要远离校园霸凌,让校园霸凌从这个世界消失。
郭史光宏点评:
实际上,校园霸凌远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这就像海面上的冰山,呈现眼前的暴力欺凌行为只不过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其根源与症结其实隐藏在底下更深处。而那里,也许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霸凌事件中,既有加害者和被害者,也有广大的旁观者。加害者通过各种过分的手段欺凌被害者,这自然是错的,也应当被谴责,没什么好说。但是,欺凌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同样需要被关注。为什么一个人会有如此过激的行为?他也曾经遭受类似的伤害吗?他在试图用过激行为表达内心的愤恨吗?他的内心世界又处于怎样的状态?很多时候,加害者同时也是曾经的被害者,恶性循环不断重演。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霸凌往往是酝酿了一段时间才爆发。如果不幸成为被害者,我们在整个过程的反应是怎样的?默默忍受,还是自怨自艾?我们寻求协助了吗?我们勇于反抗了吗?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不被他人伤害的权利,也没有人有权利伤害别人。面对霸凌,被害者的自觉求援很重要,极可能避免情况持续恶化。
而作为旁观者,在目睹霸凌行为时,我们的反应是什么?冷眼旁观,还是息事宁人?我们及时伸出援手了吗?我们勇敢地挺身而出了吗?态度的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将成为霸凌事件的拯救者或帮凶。今天的受害者可能是别人,明天说不定就轮到我们了。
总的来说,校园霸凌肯定是件棘手的事。无论是社会或校园,都应当设立完善的防护机制,让受害者能第一时间寻求援助,旁观者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避免无可挽回的悲剧。然而,与此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冰山底下更为复杂的问题。一味打压与禁止暴力,只是表面上将事情压下,实际上并没有回应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真正问题。不仅如此,因为我们的打压,也许还会将“恶”引向暗处,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滋长、扩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暴发出祸。
那么,可以怎么做?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先生的一段话值得咀嚼再三:
“肯定不是鼓励或默认这些恶行,但因为反对,就去粗暴地限制孩子们的自由、支配孩子们所有的行动,就会走向另一个危险的极端,无端地破坏了孩子们固有的世界,遗患无穷。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方式,互相碰撞,互相切磋琢磨。要切实地尊重孩子们的世界,又要给孩子们指出明确的、严格不可逾越的界限,这可能是大人们应该起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