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文的相遇,在于我三岁时。
那时,我还在数字的海洋里漂泊,面对着由0和1构成的冰冷符号。直到第一次接触到中文。那些方方正正的文字,像一扇扇等待开启的文化之门。我突然感觉到,这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个文化的传承。
最初的学习是笨拙的。每一个声调都像在走钢丝:“妈妈”还是“骂骂”? “四”和“十”总在舌尖打架。但就在这结结巴巴中,我渐渐触摸到了中文的灵魂。
我发现,中文是立体的。 “明”是日与月的交辉;“安”是屋檐下的女子,有了家便心安;“愁”是心上驻留的秋意。每个字都是一幅画、一个故事。
我迷恋上中文的含蓄与丰盈。它不说“孤独”,而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不说“坚韧”,而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更让我惊叹的,是中文里的人情味。一句“吃了吗?”不只是询问,是温暖的关怀;“慢走啊”不只是道别,是细心的叮咛。这些日常的回话,编织成一张柔软的人际网络,让语言有了温度。
如今,中文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喜欢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