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适耕庄正值稻米收割的季节,金黄色的稻浪在夕阳下轻轻地摇曳。假期里,妈妈带外婆和我们兄弟俩到“鱼米之乡”度假。晚饭后,我们四人沿着田埂散散步。
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外婆走在最前面,她银白的发丝在晚风中飘动,像一簇会发光的蒲公英。 “小心台阶。”妈妈快步上前搀扶,外婆却笑着摆手:“我在这田里走了几十年,闭着眼都能找到路。”哥哥调皮地学外婆走路的样子,被妈妈轻轻拍了一下后脑勺。
“快看!”哥哥突然蹲在田埂边。湿润的泥土上粘着几团粉红色的卵块,像迷你版的棉花糖。 “是金苹果蜗牛的卵!”我脱口而出,想起四年级华文课本里学过的内容。妈妈用稻草拨弄着卵块。 “这种害虫会啃食稻根,农民最头疼了。”外婆眯起眼睛笑着说:“我们小时候用手捡,现在都用农药了。”
晚风送来稻穗相互摩擦的沙沙声,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妈妈挽着外婆的手臂,哥哥在前头蹦跳着惊起几只麻雀。我望着他们被夕阳镀上金边的背影,突然希望这条田埂永远走不到尽头。这一刻的温暖,就像手心里攥着的稻谷,饱满又踏实。
夕阳完全沉入地平线时,民宿的灯火已经亮了起来。我们踩着彼此的影子往回走,身后是无边无际的稻田,像铺了一地的碎金子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