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我准备把冰箱里的巧克力蛋糕拿出来当早餐。可是,当我打开冰箱门时,却发现我昨天放巧克力蛋糕的地方空空如也!我感到愤怒又无奈,心想一定要找到偷吃蛋糕的凶手。
我决定展开调查。首先,我来到阳台,找到了第一位嫌疑人——妈妈。她正专心地给花浇水。我问妈妈有没有看到我昨天放在冰箱里的蛋糕,妈妈淡定地回答:“我没有看到蛋糕呀,我刚刚在打扫房间,打扫完就过来浇花了。”
接着,我找到第二位嫌疑人——刚从书房出来的哥哥。他正站在水槽边洗手。我询问他刚才在做什么,有没有看到我的蛋糕。哥哥也是淡定地回答:“我刚才在书房做功课,现在洗手准备吃早餐呢。”
就在这时,弟弟突然跑了出来,嘴角还沾着一圈巧克力!他一看到我,立刻慌忙地把满是巧克力的手藏在身后。我立刻上前询问:“你刚才在干什么?为什么满嘴都是巧克力?”弟弟听了连忙摆手否认:“这不是巧克力!这是我刚刚在阳台浇花时不小心沾到的泥巴!”
听完了三位“嫌疑人”的口供后,我心里有了答案。我把妈妈、哥哥和弟弟叫到客厅,露出得意的笑容,大声说道:“我已经找到偷吃蛋糕的凶手了,哈哈哈!”说完,我指着弟弟,笑着说道:“你就是偷吃蛋糕的凶手!”
弟弟见事情败露,低下头,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整间屋子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郭史光宏点评:
寻找凶手,光是这样的话题已足够让人兴奋。然而,有祥要捉的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奸大恶之徒,而是吃掉巧克力蛋糕的馋嘴小瓜。
有祥从打开冰箱发现蛋糕不翼而飞开始写起,先问妈妈,后审哥哥,两位“嫌疑人”都给出了相当合理的说法,而且态度淡定。轮到弟弟登场,那满嘴的巧克力直接出卖了他。 “凶手”是谁,瞬间水落石出。
故事是有趣的,叙述也清楚有条理,妈妈、哥哥和弟弟的表情和动作描述也有所着墨,足见有祥在书写时的用心。不过,从侦探故事的角度来说,如果想要将故事写得更精彩,在谋篇布局上还是可以多下一些功夫的。
首先,“凶手”不能那么快现身,要似有若无、不动声色。弟弟不能那么快满嘴巧克力登场,妈妈和哥哥的口供和神色要稍微引人怀疑,“案发现场”还可以留下一些东西。要让读者沿着种种蛛丝马迹去猜测,等读者充分动脑筋后才揭晓真相,这样读起来才过瘾。
此外,还可以故弄玄虚,释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线索,引导读者去怀疑、去猜测各个“嫌疑犯”,有时甚至还可以用叙述故意误导读者。精彩的侦探故事,往往都在过程中充满悬念,最后才逐步拨开云雾,真相大白。
侦探故事,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场智慧较量。作者千方百计布局,读者绞尽脑汁解谜。布的局越巧,解谜的过程越有趣,最终揭晓谜底时的满足感与畅快感也越强。
期待有勇有谋的朋友们来创作侦探故事,挑战自己同时挑战读者。